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,本品产于中国内蒙。来源於豆科植物内蒙黄芪的乾燥根。清朝绣宫内称其为“缠诸之非常”,民间也流传着“常喝黄芪汤,防病保健康”的顺口溜,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,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。
黄芪为补之长,主要是缠,中医讲气与血有个辨证关系,气为血之帅,血又是气之母,黄芪配过之后,配上黄精 枸杞 使用效果更佳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黄芪内含而多种有效成分,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,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。
【性味归经】:甘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肝、肾经。
【储存方法】:干燥低温、密封、防异味。
【产品外观】:时尚密封袋装,袋口有拉链可重复开启。
【茶色口感】:茶色淡黄,浓浓黄芪香味。
【使用方法】:可用沸水直接冲泡,可配枸璎参类,黄精等
【主治功能】:缠固表,用于气虚乏力、血虚萎黄。
黄芪的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现代研究,黄芪含皂甙、多糖、叶酸及硒、锌等多种微量素。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抗衰等广泛作用。但表实邪盛,气滞,食积,热毒尚盛等实证,及阴虚阳亢者,均不可用。
缠固表,利尿托毒,排脓,敛疮生肌。适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气下陷,表虚自汗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,血虚痿黄,内热消渴。 ----来源于中国典
黄芪的吃法很多,现介绍几种:
1、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,水煎后服用。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。用黄芪30克,加枸杞子15克,水煎后服用,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。
2、取黄芪50克左右,煎汤以后,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,就变成黄芪饭、黄芪粥,也很有益。
3、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、烧鸡、烧鸭时,放一些黄芪,增加滋补作用,效果也不错。
4、膳丰胸:花生100克、去核红枣100克、黄芪20克,熬粥,经期后连食7天。
成效分析:这道流传至今的清宫御用膳,传说是太医特别为慈禧研制的丰胸秘方。现代营养学分析认为,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油脂;红枣能生津、调节内分泌;黄芪行气活血,三者搭配能使胸部尺寸升级到你满意的状态,同时还温暖子宫提高受孕率。
黄芪的主要四点应用
补中益气
(1)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食少便溏、肢倦无力等症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山同用;
(2)气虚下陷、内脏下垂,如脱肛、子宫脱落、胃下垂等,常与党参、升麻、柴胡等同用,方如补中益气汤。
固表敛汗
(1)表虚自汗,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。如表气不固,外感风寒而汗出,用黄芪配白术、防风治之,久服必效。方如玉屏风散;也可配浮小麦、麻黄根等。
(2)阴虚盗汗,可与生地、麦冬等滋阴同用。
利水消肿
(1)急性肾炎水肿,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,并常与防已、茯苓、白术等合而用之,方如防己黄芪汤;
(2)慢性肾炎水肿、脾肾虚者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茯苓同用。
托疮排脓
(1)阳气虚弱,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,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。痈疽久不穿头,常与穿山甲、皂角刺、当归、川芎同用;
(2)疮疡久溃不愈,用于疮疡溃破后,久不收口,有生肌收口之作用,且常配银花、皂刺、地丁等。脓液清稀,常与党参、肉桂等同用。
此外,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、高血压病、风湿病、多发性神经炎、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。
黄芪为补之长,主要是缠,中医讲气与血有个辨证关系,气为血之帅,血又是气之母,黄芪配过之后,配上黄精 枸杞 使用效果更佳。